每当发现新生事物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抑制不住欣喜,对于我来说,这种心情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跟所有热衷音乐的乐迷一样,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1、磁带,广播。小时候我们听的音乐都是来自磁带,几块钱一盘。当时听的音乐是台、港流行歌曲以及民谣,后来有了崔健。
2、打口磁带、CD。刚到北京的时候,疯狂听,青春苦涩。现在居然有了“口袋音乐”。每天出门戴上耳机,800元一台的小CD机挂在腰上。
3、盗版CD、VCD、DVD。全民挣钱年代,开了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先河,埋下了后患。
4、MP3。网络共享,疯狂下载,硬盘爆满。MP3播放器,部分手机也能听MP3。
5、到挪威后,开始上Myspace,世界音乐人以及乐迷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以音乐会友。今年Myspace终于登陆中国。
6、有了Youtuba,世界更疯狂,可以看到现场演出片段,千里眼的愿望终于实现。
Youtuba是目前最令我惊喜的音乐交流平台,我期待更方便的平台出现。惊喜总是由创新者带来!
我将把我喜欢的音乐现场挂在博客上,愿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交流!
先从约翰·凯奇开始、、、
1952年 日本
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曾以他“无声的”钢琴音乐《4分33秒》、以偶然的方式作曲、以不确定原则让演奏家代替作曲家完成作品、以行为代替音符、以拼贴别人的作品而构成新作品等创举引发整个艺术界的一次次大地震,让人感觉到一代先锋大师所带来的强大冲击波。他说:“两个人在写同一种风格的音乐,那就说明这种音乐已经太多了。”“我喜欢的是我从没听过的音乐。”他以不妥协的实验态度大胆推翻前人并不断更新他自己的创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谈吐得体,轻声细语,举止优雅,并深谙东方禅宗三昧,对真菌研究充满兴趣,是全美蘑菇协会的理事,一派“采菊东篱下”的飘逸,而没有他音乐中所体现的破坏性和对传统的反动。因此,他本人就是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的谜,充满了矛盾、充满了不可知。
交响乐队演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