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服的,那好,你可以在业余时间折腾一点DV,比如《十面埋妇》什么的,无聊人做无聊事,什么也不用说了。
我花了320克朗买了一张门票,提前入场,观察周围人群。脑袋挨着脑袋,居然是中年以上者居多!是啊,我也将步入中年。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Ornette Coleman已经是名扬四海。岁月如梭,一晃40多年过去了。当年自由爵士的猛将,今天会是什么样呢?

等待是焦灼的,可是挪威乐迷保持了良好的艺术涵养,静静地等待大师地到来。

大师终于上台了,一身绿装,老战士嘛!总喜欢穿绿。没有太多的话,声音沙哑,简单地介绍了几句,便开始演奏。

今天的伴奏阵容出人意料:三支贝司,一套jazz鼓。其中两支大拨贝司,一支电贝司。一支大拨贝司一直在不停地solo,速度极快,铿锵有力,犹如机枪在”突突“地发出子弹。
Ornette Coleman不紧不慢,腰直不起来了。但是音色没有折扣,跟CD里一摸一样。我对他的曲子还是很熟悉的。
鼓手是Ornette Coleman已经中年的儿子,腰围跟底鼓一样粗,那也没有关系,手上的活一点也不粗,父吹儿敲,再一次证明:上阵父子兵。

返场是礼节,介于大师的高龄,又看到观众如此热情。他再次上台,表示只加演一首,不能再多了。

看着他佝偻的身子,离去的背影跟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相差那么大,观众掌声久久不停,是击掌相庆吗?也许,Ornette Coleman告别舞台的时间不久了。
这个自由爵士的开山鼻祖,爵士历史的活化石,我心中默念:希望他的晚年的生活跟他所创作的音乐一样自由!
从youTube找来一段Ornette Coleman的昔日视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